1945年6月11日这一天,于延安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落下帷幕。
向来享有“常胜将军”美誉的陈赓,于刚刚落幕的七大之中,成功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彼时,其好友何廷一特意前来,向他致以诚挚的祝贺。
陈赓笑着摆了下手,随口开了个玩笑,不想这玩笑话恰好被在一旁的周恩来给听见了。周恩来平日里向来温和,此次却极为罕见地对陈赓呵斥道:“陈赓,你这是在胡说些什么呀?”陈赓一听,当下便不再吭声了。
那么,陈赓到底讲了什么样的玩笑话呀?这所有的一切,都要从七大召开之时说起……
【七大召开】
1945年4月,延安宝塔山下迎来了755名历经诸多艰难困苦才汇聚于此的代表,而他们此番前来的目的在于参与中共七大这一重要会议。
在中国共产党历次召开的代表大会当中,此次大会的参会人员规模堪称最为庞大。彼时,全国军民历经了异常艰苦且卓绝的战斗历程,那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已然隐隐在望。而共产党所领导的队伍呢,正是在这持续不断的磨砺与奋斗进程里,一步步发展、逐步壮大起来,已然蜕变成为一支备受群众衷心拥护、深得民心所向的坚强队伍。
自中共六大于莫斯科召开之后,已然过去了17年的时光。在这期间,岁月悠悠流转,局势亦是风云变幻不停。而党组织始终能够精准洞察时势,经过审慎考量,做出了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的重要决定。
散布于祖国各地的代表们听闻相关消息后,便毅然踏上了征程。他们需长途远行,一路上要穿越敌人设置的层层封锁线,其间困难重重,险象环生,部分同志不幸在奔赴延安的途中英勇献身。好在历经无数艰难困苦,数百名代表最终成功抵达了共产党领导抗战的核心总指挥部——杨家岭。就在杨家岭南侧山根之下的中央大礼堂,那意义重大的中共七大得以隆重召开。
陈赓于1943年从太岳区抵达延安后,便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开启了学习之旅,至此,他在延安已然生活了两年有余。此次,陈赓是以晋冀鲁豫代表团正式代表的身份,参与七大这一重要会议。
4月23日这一天,七大正式开幕了。
中央大礼堂内,摆放着一排排的长条木凳,这些木凳都带有靠背,每个长凳大概可供四五个人落座。彼时,八个代表团的代表们纷纷来到此地,他们依照代表证上所标注的座位信息,有条不紊地依次就坐。
在此次会议现场,正式代表们的座位安排于前方区域,而候补代表们则落座在相对靠后的位置。据悉,出席此次七大的人员总计达到了755人,这其中正式代表有547人,候补代表为208人。他们肩负着重要使命,共同代表着全党数量多达上百万名的党员同志。
当会议拉开帷幕之际,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这几位中央领导人依次登上了主席台。彼时,礼堂内摆放着的不过是些条桌与木椅,其样式颇为简陋,然而,这丝毫未能削减众人前来参会的那股高涨热情。
在会议尚未正式开启之时,各位代表便已纷纷汇聚于会场之外。这无疑是个难得的契机,许久未曾碰面的老战友们得以在此重逢,大家满心欢喜地畅聊往昔。只见华中代表团的宋时轮,热情地拉着邵式平的手,径直走到贺晋年跟前,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神情说道:“你晓得不?咱们的邵大哥呀,马上就要出任中央委员啦。”
贺晋年满脸皆是疑惑的神情,不禁问道:“你究竟是如何知晓的?”
宋时轮轻轻眨了眨双眼,而后将手指向邵式平所穿的衣服。彼时,邵式平身上正穿着一件崭新的衣服呢。宋时轮随即朝着贺晋年说道:“你瞧瞧,邵大哥这连新衣服都已经妥妥地准备好了呀。”听闻此言,贺晋年这才一下子反应过来,恍然大悟。
选举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乃是七大的一项重要议程,这正是他们所谈及的内容。
自开幕那日起,大会便每日皆有议程安排,每日都围绕着各类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予以解决。4月24日的下午,迎来了大会的第二次会议;紧接着,25日下午举行的是第三次会议;而到了30日下午,则是第四次会议……在每一场会议之中,代表们无不积极踊跃地投身其中。彼时春日正浓,那延河水仿佛也因这场意义非凡的会议而愈发显得波光粼粼、明媚动人起来。
依据既定的日程安排,“选举”原计划是在5月20日开展的。然而,因各位代表未能达成统一的意见,主席团便做出了推迟选举的决定。在此情形之下,诸位代表们一面尽情欣赏着延安那秀美的风光,一面饶有兴致地就中央委员候选人展开着讨论。
在大会进行选举之前,向来以幽默风趣著称的陈赓,居然还兴致勃勃地为自己拉起了选票。只见他满脸笑意,对着众人打趣道:“我连当选中央委员要穿的衣服都已经做好啦,连相也都照了呢,各位可得给我投上一票呀!哈哈……”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瞬间便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逗得乐开了怀。
6月9日这一天,备受众人期待的选举终是拉开了帷幕。在此之前,相关方面早已为此次选举开展了诸多筹备工作,而民众对于各位候选人,也都已然形成了各自的见解。
陈赓向来懂得把握分寸,幽默时能令人开怀,认真起来亦是一丝不苟。彼时,在谨慎斟酌中央委员人选这件重要之事上,他可谓用心良苦。就拿薄一波作为候选人这一情况来说,陈赓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薄一波于1925年末正式加入共产党。在1931年那样艰苦卓绝的革命环境之下,不幸因叛徒的出卖,薄一波在北平遭到逮捕,从而身陷牢狱之中。身处监狱期间,薄一波毫不畏惧,始终与敌人展开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1935年,由于薄一波坚决拒绝所谓的“反省”,竟被北平国民党军法部门暗中拟定处以死刑。
所幸在1936年的时候,组织成功营救出了包括薄一波在内的五十多位同志,至此,薄一波方才摆脱了危机困境。待其出狱之后,在毛主席、刘少奇以及张闻天等同志的有力协助下,薄一波得以重新回归到组织之中。
当着手考虑中央委员候选人相关事宜之际,陈赓对薄一波的那段过往经历知晓不多。于是,陈赓特意就此事向刘少奇问询。刘少奇在接到问询后,又专门为此事向毛主席作了汇报,进而获取到了毛主席的看法。依毛主席之见,薄一波全然具备成为中央委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
在抗战全面爆发的当年,薄一波展现出了极为卓越的抗日行动。他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和无畏的勇气,积极投身于创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的重要工作之中。随后,薄一波亲自率领决死队第一纵队毅然奔赴晋东南的抗日前线。抵达前线后,他充分发挥领导才能,全力领导创建太岳抗日根据地这一意义重大的任务。在此期间,薄一波紧密配合八路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他所做出的诸多努力与贡献,对于整个抗日战争而言,无疑是极为巨大且不可或缺的,为抗击日寇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从毛主席以及刘少奇那里详尽地知晓了这段历史之后,陈赓便得以更为全面且客观地提出属于自己的见解了。
【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
选举当日,相关的准备事宜早已安排妥当。在那份列有94人的预选名单之上,倘若众人对某个候选人持有异议,便可在其姓名后方加以备注说明;要是存在希望补充添加的候选人名字,那么就在投票表格末尾预留的空格处,让台上工作人员将相应名字填写上去。
此次选举的工作效率极为可观,按照原本的安排,投票时间设定为一个小时,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家仅仅耗费了半个小时,便顺利完成了整个投票议程。
一天之后,选举结果得以公布,此次共有44人当选为新一届中央委员。
以下是这些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等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林伯渠、林彪、董必武、陈云、徐向前、关向应、陈潭秋、高岗、李富春、饶漱石、李立三、罗荣桓、康生、彭真、王若飞、张云逸、贺龙、陈毅、周恩来、刘伯承、郑位三、张闻天、蔡畅、邓小平、陆定一、曾山、叶剑英、聂荣臻、彭德怀、邓子恢、吴玉章、林枫、滕代远、张鼎丞、李先念、徐特立、谭震林、薄一波、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他们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都有着各自的经历与影响,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
在结果揭晓之后,毛主席稳步登上主席台,而后以洪亮的声音讲道:“那些当选为中央委员的同志,可切莫认为自己就此当上了官,实则是进一步加重了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啊。”从本质上来说,这既意味着一份无上的荣誉,同时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呀。
在那44位代表当中,薄一波年仅37岁,是最为年轻的中央委员。对此情形,薄一波心中对组织以及毛主席满是感恩之情。并且,他已然立下了极为坚定的决心,务必要将自身肩负的责任稳稳扛好。
就在当日午后,新的一轮选举工作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众人纷纷聚集起来,着手开展关于候补中央委员的选举事宜。
在毛主席完成《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的报告之后,投票工作便有条不紊地开启了。经过相应流程,最终成功选出了33名候补委员。
廖承志、王稼祥、陈伯达、黄克诚、王首道、黎玉、邓颖超、陈少敏、刘晓、谭政、程子华、刘长胜、粟裕、王震、宋任穷、张际春、雲泽(乌兰夫)、赵振声(李葆华)、王维舟、万毅、古大存、曾镜冰、陈郁、马明芳、吕正操、罗瑞卿、刘子久、张宗逊、陈赓等等诸多人士在此一一列名。这些人物在各自不同的人生历程以及相关事业领域中,都有着独特且重要的经历与贡献,他们共同构成了一段段丰富多彩且极具意义的历史篇章。他们的名字,犹如璀璨星辰般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值得我们去铭记、去了解、去探究他们背后所承载的故事与价值。
陈赓可是早早地就为自己拉了票呢,尽管此前未能当选中央委员,不过这次倒是顺利地当选了候补委员。待名单公布出来的那一刻,陈赓那满心的喜悦简直溢于言表。只见他一个箭步就蹿上了主席台,还满脸开心地朝着大伙儿扮了个鬼脸。可刚做完这搞怪的动作,他兴许是觉得有点儿难为情了,又带着些许羞涩地走了下来。陈赓这般幽默搞怪的举动,倒是着实给在场的众人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氛围呀。
在待选举中央委员以及中央候补委员的相关工作全部完成之际,七大的议程大体上便也宣告完结了。就在6月11日这一天,众人共同迎来了七大的闭幕式。
在那次意义非凡的大会之上,毛主席发表了讲话,其言辞慷慨激昂,仿若一道璀璨光芒,瞬间照亮了众人的心间,使得大家内心对未来满怀着无尽的憧憬与坚定的信心,同时,也对伟大的共产党人愈发崇敬且深信不疑。当彭德怀那洪亮有力的声音宣布“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之际,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在场的各位代表们,纷纷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他们先是激动地站起身来,而后那掌声便如雷鸣般持续不断地响起,眼中更是饱含着热泪,仿佛要将内心的澎湃情感都通过这热烈的掌声宣泄而出。那掌声啊,久久地在会场中回荡,不曾有片刻的停歇。
在大会圆满落下帷幕之后,全体参会代表纷纷聚集起来,大家整齐地站在一处,预备拍摄一张合影,以此来将这极具纪念意义的瞬间定格留存。
在照相进行之时,刚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的陈赓自人群之中快步走出,径直来到毛主席跟前,向毛主席发问:“这‘候补’具体是何含义呀?”
“哟,这可真是屁股上插党参——候补呀!”只见周围一群人起着哄这般说道。陈赓向来是个爱开玩笑的人,而大家呢,也都喜欢和他逗趣打趣。就在这一片谈笑风生的氛围之中,竟还有人顺势捡起了旁边的树枝,佯装着要往陈赓的屁股上轻轻逗弄过去呢。
彼时那一幕呈现在众人眼前,引得大家纷纷捧腹大笑起来,合影之处更是回荡着阵阵欢笑声。陈赓面对老友们的打趣逗乐,一时间竟有些难以招架,只见他满脸笑嘻嘻的模样,径直朝着毛主席、朱老总身旁躲去。而毛主席目睹这般情景,不禁边笑边言道:“这歇后语呀,可是李富春同志所发明的呢。”
【周恩来:陈赓,你在胡说什么】
在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之后,他返回了所在之处,彼时,其老朋友何廷一等人纷纷前来,向他致以诚挚的祝贺之意。
在此先对这位何廷一作一番介绍。
何廷一乃是陈赓的老战友。在长征抵达陕北之后,何廷一进入红军大学展开学习,由此与陈赓结识。彼时何廷一初入该校,其名为红军大学,后续则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抗大。随着抗大一、二队进行合编,何廷一被编入一队,说来也巧,一队的队长恰恰就是陈赓。
其实,早在长征期间,何廷一便听闻过陈赓的大名,晓得他不单单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而且还是个极为幽默且性格开朗之人。待与陈赓结识之后,何廷一更是切身感受到了他那份独特的“幽默”韵味。
1943年的时候,陈赓手握着一把小口径步枪,在何廷一等人跟前不住地夸赞这把枪的种种好处。何廷一心生好奇,很想仔细瞧瞧那把枪,可陈赓却执意不给,还一脸严肃地说道:“作为军人,务必要悉心保管好自己的武器呀。”哪承想,就在陈赓说话的当口儿,何廷一瞅准时机,猛地一下拿走枪便撒腿就跑。陈赓见状,赶忙拔腿在后面紧紧追赶,如此追了好一阵子,陈赓跑得满身都是汗水淋漓。
他吩咐何廷一的警卫员去给他打一桶水来,因为他打算洗个冷水澡。这时,何廷一开口问道:“要在什么地方洗呀?”
陈赓不假思索地回应道:“就在院子里洗就行。”
何廷一赶忙上前阻拦住他,语气急促地说道:“这可不行呐,这儿还住着一户普通老百姓呢。”
面对何廷一的阻拦,陈赓满不在乎地回应道:“不要紧的。”说着这话的同时,他已然动手将身上的衣服脱了下来,看样子是准备去冲个澡,好让自己清爽一番呢。
何廷一瞧见他这番举动,顿时愈发焦急起来。为了阻止陈赓在院子里洗澡这件事,何廷一干脆直接将部队纪律搬了出来,一脸严肃地对陈赓讲道:“您可是司令员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明确有一条是‘洗澡避女人’,这您肯定是知晓的吧?”
陈赓畅快地一笑,随即便向何廷一抛出反问:“你可得仔细瞧瞧呀,在这儿能瞧见有女人存在吗?再者说,你自己又算得上是女人吗?”就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直把何廷一噎得是哑口无言,再也找不出什么话来回应了。
陈赓满心欢喜地洗完了澡,他的幽默竟把何廷一也给逗得乐不可支。回溯往昔,从那战火纷飞的战斗岁月,一直到身处延安的时期,陈赓和何廷一二人的关系不断升温,由最初的刚刚结识,一步步发展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老友。
在得知陈赓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的消息之后,何廷一便即刻动身前往,目的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向陈赓送上自己的祝贺之意。
陈赓刚从闭幕式那边回来,已然有了经验。当见到何廷一等一众老友时,他笑着摆了摆手,轻松说道:“这能算啥呀,无非就是‘屁股上插党参——候补’罢了嘛。”其话音刚落,前来向他表示祝贺的众人便哄堂大笑起来。
对于陈赓的幽默,何廷一早已见怪不怪了。
恰在这个当口,周恩来正巧从这儿路过,耳中传入陈赓的那番话语后,当即严厉斥责道:“陈赓,你这是在瞎说些什么呀?”
陈赓一听到这话,当即伸了伸舌头,便不再言语了,毕竟他对周恩来十分了解呀。
周恩来和陈赓之间,有着长达几十年的深厚友谊。
在黄埔军校那段时期,陈赓不仅是该校的第一期学员,同时还担任着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就在这所培育众多军事人才的学府里,陈赓与周恩来得以相识。彼时的陈赓,在校园生活中便早早地将自身风趣幽默的特质展露无遗,而他的这一特点,也赢得了周恩来的由衷赞赏。
周恩来和邓颖超于广州喜结连理之时,正是陈赓出面帮忙迎接新娘的。然而,陈赓这一接呀,却接出了些“状况”呢。
彼时,邓颖超正从天津启程南下广州,而周恩来彼时因工作缠身难以脱身,于是便将邓颖超的照片交予了陈赓。要知道,陈赓此前与邓颖超素未谋面,周恩来此举便是希望陈赓能代他前往码头迎接邓颖超。
在临去码头之际,陈赓竟不慎忘了戴上眼镜。到达码头后,他手捧着照片,全神贯注地对着过往人群逐一进行比对。然而,一番找寻下来,始终未能发现目标人物,这可让陈赓心急如焚起来。人一着急啊,视线似乎也变得越发模糊不清了,以至于辨认起来更加困难。就这样,直至码头上的人逐渐走得干干净净,陈赓也还是没能接到周恩来的新娘。
陈赓满心沮丧地往回走,一路上都在琢磨着该如何向对他寄予深切信任的周主任交代此事。可没成想,等他返回之后,竟发现邓颖超已然自行找到了这个地方。
邓颖超身着白衫黑裙,仪态端庄,面容清秀。陈赓见状,主动上前打起了招呼:“我是陈赓,担任周主任的秘书兼警卫副官一职。周主任实在公务繁忙,根本抽不出空来,所以特意安排我拿着您的照片,赶到码头迎接您。都怪我太粗心了,结果没能接到您呀。在此,我要向您致以深深的歉意!”话语间,他满是真挚地表达着内心的愧疚之情。
当邓颖超笑意盈盈地与陈赓打起招呼之时,周恩来正忙于手头的工作呢。于是,陈赓便贴心地照料起邓颖超来。就这样,一直等到周恩来完成工作,众人这才一同为周恩来和邓颖超二人庆贺那结婚的喜事呀。
就陈赓所出现的那点“失误”而言,周恩来与邓颖超自然是都未曾责怪过他的。
周恩来着实是一位温和儒雅的谦谦公子,举手投足间尽显温文尔雅,且为人和蔼可亲。陈赓心里很清楚,周恩来的性格是具有多面性的,既有温和的一面,亦存在严厉的一面。对于那些生活中的琐碎之事,他向来不会以严厉的态度相待,然而在工作方面,若是出现了马虎的情况,那便是他所无法容忍的。不管是身处高位的领导人,还是在其身边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员,一旦涉及工作上的问题,在该严厉的时候,周恩来必定会展现出其严厉的一面。
曾有一位战士在后来这般讲道:“在我的一生当中,唯对两人心怀着一种特别的‘怕’意:一怕主席那令人敬畏的威严,二怕总理那极致认真的态度。”而他口中所言的这个“怕”呀,究其根源,实则是源于周恩来总理对于组织以及人民利益所秉持的高度负责之精神呐。
陈赓向来生性活泼,无论是面对毛主席,还是朱老总,他都毫无惧色。然而,在诸多领导人物当中,他唯独对老友周恩来怀有几分敬畏之情。而在周恩来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陈赓在这件事上可谓感触颇深。诚然,周恩来的那一声“呵斥”,仅仅只是七大召开过程中的一个小小插曲罢了,压根不会对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的心境造成什么影响。
曾经,部队里有年轻人向陈赓询问道:“司令员,您的资历如此之深,为何没担任中央委员呀?”
“我可比他们能多享几年寿数呢……”陈赓每每都会这般打趣道。
事实上,在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之后,陈赓旋即再度奔赴战场,投身到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之中,全力以赴地为伟大的革命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